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什么是"城镇混合住宅用地")
2022-09-07 06:30新闻
简介 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传统意义上的...
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传统意义上的住宅用地,有两层意义:
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供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独立院落的包括院落)。包括:
(1)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
(2)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3)农村宅基地。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4)空闲宅基地。村庄内部的空闲旧宅基地及其他空闲土地等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规划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居住用地的主要内容有:
1、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地。
4、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影城市总体布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居住用地的选择,它也是影响人们居住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慎重对待,通常要考虑下列要求:
1、良好的自然条件。居住用地要避免容易发生洪水、地震、滑坡等灾害性地质地段。选择适于各项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高产农田。
2、注意与工业区、商业区等的相对关系。居住区的位置需按照工业区的性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相对的距离与部位。在保证安全、卫生与效率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工业等就业区,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时间。
3、用地数量与形态的适用性。用地面积大小需符合规划用地所需。用地形态宜集中而完整,以利于集中紧凑地布置,节约市政工程管线和公共交通的费用。当用地分散时,应选择适宜的用地规模和位置作为居住区,各个区块用地同城市各就业区在空间上和就业岗位的分布有相对平衡的关系。
4、依托现有城区尽量利用城市原有设施,以节约新区开发的投资和缩短建设周期。此外,用地选择应注意保护文物和古迹,尤其在历史文化名城,用地的规模及其规划布置,要符合名城保护与改造的原则与要求。
5、留有发展余地用地选择在规模和空间上要为规划期内或之后的发展留有必要的余地。发展余地的考虑不仅在居住用地自身,还要兼顾相邻的工业或其他城市用地发展的需要,不至因彼方的扩展,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布局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