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古田会议心得体会(一条棉被的故事读后感350字)
2022-09-07 07:41新闻
简介 “一床棉被”的动人故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关心群众疾苦的革命情怀...
“一床棉被”的动人故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关心群众疾苦的革命情怀。
1929年10月下旬,毛泽东携贺子珍随同中央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转移到苏家坡,住进特委机关所在地后楼右侧的小阁楼。身患疟疾的毛泽东,在这里,化名“杨先生”,一边养病,一边指导闽西特委的工作。工作之余,他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了解政风民情……
时值初冬,有一次,毛泽东来到闽西特委炊事员杨冬冬的宿舍,发现她的床上没有棉被,只有一件蓑衣(农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雨具)和一捆稻草,就拐弯抹角地与杨冬冬聊起了天:“大婶,你姓杨,我也姓杨,人家都称我杨主任,那我该称你‘姑母’才对,我们是一家子人呢。”
“不敢当,不敢当,我要真是有像你这样的‘外甥’,那是前几辈一同修来的福哟。”杨冬冬乐滋滋地说。
毛泽东关切地问:“大婶,我奇怪的是,我看到你怎么没有一床棉被?这么冷的天,你就睡稻草,盖蓑衣,能受得了?”
杨冬冬笑着回答说:“今年年初,我们这里开展了土地革命,农会给我们家分了田地,还分了一床棉被。前几个月,我儿子参加了赤卫队,要到别的地方去打仗,就让他把家中唯一的一床棉被带走了。”
“噢,是这么回事啊,我知道了。”毛泽东没有多说什么,从杨冬冬一番朴素的言语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转身往自己的住处走去。他毫不犹豫地抱起自己床上的那床有些陈旧了的军毯,又回到杨冬冬的宿舍。
“大婶,这是我自己的军毯,挺保暖的,我送给你。”
“这……这,这怎么行?”杨冬冬手足无措,显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怎么不行?大婶,你把你的独生子送去参加革命,我把我的这床军毯送给你,有什么不可以?应该的,应该的,就算我这个‘外甥’给‘姑母’表示的一点心意吧。”说完,毛泽东就转身离去了。
“这……”杨冬冬双手捧着毛泽东送来的军毯,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眼里噙着泪花。
邓子恢知道此事之后,就叫人去买了一条棉絮送给毛泽东御寒。毛泽东幽默地说:“我是军毯换棉絮,一物抵一物。”
如今,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着一床旧棉絮,那是毛泽东使用过的棉絮——就是他用一条军毯“换”来的。
正是毛泽东等领导人率先垂范,格外重视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苏维埃政府和苏区干部才深得人心,赢得了苏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闽西各地土地革命蓬勃发展,苏维埃运动如火如荼,使得闽西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并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