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乌梅能养肝补血吗)
2022-09-08 20:03新闻
简介 感谢邀请!收藏问题的人不多,不过问题很好,有的人会把乌梅的功效夸大,实际乌梅并不能养肝补血。它是一味收涩药。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
感谢邀请!收藏问题的人不多,不过问题很好,有的人会把乌梅的功效夸大,实际乌梅并不能养肝补血。它是一味收涩药。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
五月中旬,当梅果约八成熟时(果色由青绿转青黄色)即可采摘,将采摘的青梅按大小分开,均匀地分别放入备好的焙炕中,用木炭做燃料,先以60℃左右的温度烘烤1小时,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然后取出并小心翻动,以不翻破果皮为妥。放置一天后再置于炕中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直至梅果肉起皱缩,呈棕褐色为止。要使乌梅成品乌黑,可将已烘干的乌梅堆放3~5天,颜色就会逐渐转黑,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使烘烤产生的黑烟起到熏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用炉火焙烤时,不宜用煤做燃料,以免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产品。
乌梅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
1.肺虚久咳治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杏仁等同用
2.久泻久痢治久泻、久,可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用于湿热泻痢,便脓血者,可配伍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黄连
3.蛔厥腹痛,呕吐治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冷的蛔厥病证,常与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以达安蛔止痛之效,如乌梅丸
4.虚热消渴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此外,本品炒炭后,收涩力强,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数能消疮毒,可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性能特点】本品酸涩之味浓厚,药性平和,归肝、脾、肺、大肠经。善敛肺、涩肠,肺虚久咳、久泻久痢均可选用;且味极酸,善生津止渴,用治虚热消渴;因“蛔虫得酸则静”,又为安蛔止痛之良药,用治蛔厥证。
乌梅小偏方
(1)便痢脓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次服40丸,用酒调服。
(3)鸡眼鲜青梅,去核捣烂,绞去汁,将其残渣晒干研末。8岁以下小儿,每次服5克,早晚各服1次
(5)乳痛乌梅2枚,砂仁3克同焙,研末,一起服用。
(7)慢性肾炎乌梅20克,压碎,加香附10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9)钩虫病乌梅1个,洗净,含服,将津液慢慢下咽,每日2次
(11)胆囊炎、胆结石乌梅10个,川椒5克,生姜2片,黄连5克,水煎,分3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