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心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脏不就一团肉嘛,它哪来的能量可以一直跳动呢)
2022-09-11 05:17新闻
简介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首先可以明确地说,心脏决不是大家想象中的“ 一团肉! ” 尽管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而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好像心肌细胞与我们身体...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首先可以明确地说,心脏决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团肉!”
尽管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而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好像心肌细胞与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细胞结构一样。
其实,心脏的心肌细胞,要比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细胞复杂的多,它不仅像骨骼肌肉那样,能够进行收缩运动,而且心肌细胞还能够做兴奋、传导、自律运动。
其次,你问得一点不错,心肌就是可以“自带能量”,并且能够一直跳动,这个能量就是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产生的,它将心肌细胞的“电能”转化为“动能”,从而使得心脏可以一直跳动。
下面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简单地聊一聊,能够让心脏一直跳动的2种细胞,即心肌传导细胞和心肌收缩细胞,仅供参考。
传导细胞是心脏跳动的能量
心脏中的传导细胞,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蒲氏纤维这3个组织的细胞,它们主要以传导心肌的电冲动为主,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由窦房结自发地产生动作电位,并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将电冲动传送到房室结;然后,房室结又将冲动传到心室中的蒲氏纤维;最后浦氏纤维再将电冲动传给心肌的收缩细胞。
那么,传导细胞为什么会“带电”,有“能量”呢?主要是心肌细胞可以产生“跨膜电位”。
我们知道电的产生就是阴极阳极碰撞的结果,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接上一个灯泡就会亮。
同样,心肌细胞膜的内外,也会因为细胞内的K+外流,使得细胞膜内呈现阴极,细胞膜外呈现阳极;相反,当Na+流向心肌细胞膜内,又会改变心肌细胞膜内外的极性,从而产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因此,心脏的能量来自于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收缩细胞是心脏跳动的泵动力
所谓的收缩细胞是指一类普通的心肌细胞,主要包括心房的肌细胞和心室的肌细胞,它们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主要起到心脏的收缩作用,也叫作心脏的工作细胞。
尽管心脏的工作细胞具有兴奋性,但它必须在传导细胞的电冲动下,才能兴奋,而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
整个工作细胞中的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将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收缩,最终完成我们心脏的泵血功能。
所以,收缩细胞是心脏跳动的泵动力。
总结:心脏决不是“一团肉!”而是由传导细胞和收缩细胞组成;可以让心脏一直跳动的能量,来自于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