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严凤英黄梅戏唱腔选集(黄梅戏有哪些经典名段)
2022-09-11 21:09新闻
简介 黄梅戏是湖北土生土长的剧种 黄梅戏曲调源自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戏发源和诞生于黄梅县,以地名黄梅县为戏名,是湖北黄冈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经湖北黄冈六大水系之一的华...
黄梅戏是湖北土生土长的剧种
黄梅戏曲调源自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戏发源和诞生于黄梅县,以地名黄梅县为戏名,是湖北黄冈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经湖北黄冈六大水系之一的华阳河传入安徽安庆宿松地区,黄梅戏300多本原创剧目没有一部是安徽原创,全部拿湖北黄冈地区的原创剧本去进行二次改编,黄梅戏经典传统剧目源自湖北黄冈的黄梅、广济、蕲春、浠水、麻城等各县真人真事和湖北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女驸马》是根据湖北襄阳民间传说故事《双救主》改编,讲述的是湖北襄阳府的故事,女主人公冯素珍襄阳府冯家巷人,《天仙配》是根据湖北民间传说故事《董永卖身》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湖北孝感的故事,相传湖北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得名孝感,湖北十堰郧西县是《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发源地之一,《小辞店》是根据湖北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市)黄梅县的真人真事《蔡鸣凤辞店》(最早又名《菜刀记》)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湖北黄冈的真人真事,女主人公柳凤英湖北黄州府(黄冈)黄梅县濯港人,男主人公蔡鸣凤黄州(黄冈)浠水县人,《打猪草》的故事发生在黄梅县梅松岭地区,剧中人陶金花、金小毛的原型都是黄梅县人,《过界岭》又名《於老四与张二女》,讲述的是黄州府黄梅县与广济县(今武穴)交界处发生的故事,於老四和张二女都是黄梅广济交界处的人。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说到黄梅戏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新中国黄梅戏的奠基人桂林栖同志,不仅为皖西南(安庆等地)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黄梅戏在安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桂林栖生在黄梅戏的故乡湖北(黄冈)黄梅县,酷爱家乡戏,1949年安徽安庆解放,桂林栖出任安庆首任书记,那时的安庆还是安徽省的省城,桂林栖上任第二天开始从各地找回流落的黄梅戏艺人,其中就有丁老六(黄梅戏名师丁永泉原名丁老六,严凤英的恩师)严鸿六(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潘景莉父子等,亲自组建了正规的黄梅戏安庆一团、二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8年升级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戏校(安徽省黄梅戏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推行黄梅戏“三改”政策:改剧本、改戏、改制),培养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时白林、陆洪非、郑立松、王冠亚等大批黄梅戏人才,支持拍摄电影《天仙配》为黄梅戏在安徽省和全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桂林栖黄梅戏基金会就是以桂林栖(非严凤英)命名的,纪念桂林栖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青山绿水带笑颜”,黄梅戏《天仙配》中最经典的唱词。桂林栖建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1953年安徽省黄梅剧团的严凤英、王少舫多次赴湖北黄梅县取经学习,带回部分黄梅戏传统剧目录音回安徽,其中就有《董永卖身》后被改编成电影《天仙配》
建国后,安徽安庆地区为争黄梅戏发源地,改黄牛山为黄梅山,改牛栏村为黄梅村,以黄梅二字命名了黄梅亭、黄梅阁、黄梅镇等一系列的地名、路名等等,但这些目前都只有几十年历史而已,一查便知,在安庆的地方志,例如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各种词典//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0022/4e20969c261a4b0290df0f676687b36a" web_uri="tos-cn-i-0022/4e20969c261a4b0290df0f676687b36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853" fold="0" onerror="javascript//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0022/2b5e5dd574594c67a61ccc2b256b454c" web_uri="tos-cn-i-0022/2b5e5dd574594c67a61ccc2b256b454c" img_width="639" img_height="755" fold="0"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