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1984年中国国庆35周年阅兵式(军用礼帽的由来)
2022-09-14 01:16新闻
简介 大檐帽,也叫大沿帽,是一种圆形、有檐、平顶、边沿较大的军帽,在有关文件中这两种称谓都有。民间还有叫“大盖帽”“大壳帽”“大顶帽”的,甚至在正式文件中也看到过“大盖...
大檐帽,也叫大沿帽,是一种圆形、有檐、平顶、边沿较大的军帽,在有关文件中这两种称谓都有。民间还有叫“大盖帽”“大壳帽”“大顶帽”的,甚至在正式文件中也看到过“大盖帽”的叫法。按说大檐帽的“檐”是屋檐、房檐的意思,而不是指帽檐,因为大檐帽的帽檐并不大;而大沿帽的“沿”指的是边沿。所以这两种叫法意思都差不多。笔者1984年在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参加新式军服(85式)组织生产时,有关部门确定大檐(沿)帽统一称大檐帽。
大檐帽作为军帽源于19世纪初西方列强军队。亚洲最早出现大檐帽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军服改革,设计了第一种帽(圆筒式)和第二种帽(圆筒式向大檐帽的过渡)。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的“三八式”军服,军帽帽顶和帽沿进一步加大,大檐帽正式定型。
清末北洋新军改革军制,军服借鉴东西方列强,其中受东邻日本影响更大。1911年3月,辛亥革命前夕,新军军服又作了调整,官兵操服(常服)帽改为大檐帽,样式与日本“三八式”军帽相仿,也奠定了此后中国军队大檐帽的基本样式。武昌起义时,革命军就是戴着这种大檐帽。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等武装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官兵,都是戴着大檐帽,但是都摘掉了青天白日帽徽。由于当时没有别的帽子替换,有些官兵起义后还戴了一阵子大檐帽,有的还戴着上了井冈山,但这些大檐帽不是我军的制式军帽。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制式军帽先后有红军帽、八路军(新四军)帽、解放帽等。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军于1950年统一装备50式军服,全军干部、陆空军战士不分男女夏季均戴大檐帽。这是我军正式装备的第一款大檐帽。50式军服在很大程度上受苏军影响,大檐帽样式就为仿苏式,棉平布制作(团以上干部和海军舰艇部队为呢料),陆、空军草绿色,海军藏蓝色,夏季套白色帽罩,均为黑色帽檐和帽带。
大檐帽帽徽,陆、空军的式样与八一军徽相同,即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缀于帽墙正中。海军帽徽为桃型,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缀于帽墙与帽瓦之间。1951年,空军帽徽改为与本军种军徽样式相同,即天蓝色底衬以“八一”军徽和金黄色飞鹰双翼,缀于帽瓦正中。
50式大檐帽装备没过多久,因部队普遍反映戴大檐帽行军作战中穿雨衣戴斗篷很不方便,而且成本也高,相当于三顶单帽。1951年初总参谋部确定,从当年开始,陆军干部、战士的大檐帽陆续改为解放帽(四九年式单军帽),女军人改戴无檐软帽,大檐帽留作礼帽用。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同时装备55式军衔服装,三军男军官均戴大檐帽。55式大檐帽是我军大檐帽的全盛时期,品种多,质量高。按级别分元帅、将军、校官、尉官,按军种分陆、海、空军,按服装系列分礼帽和常服帽(夏帽)。
将、校官礼服大檐帽:礼服只有一种帽,男军官为大檐帽,女军官为无檐帽,因此礼服大檐帽正式名称为礼帽。陆军帽顶为海蓝色,帽墙将官为正红色,校官为海蓝色,帽瓦上、下边缘有正红色牙线;海军帽顶帽墙均为藏青色,帽瓦上、下边缘有白色牙线;空军帽顶为海蓝色,帽墙将官为天蓝色,校官为海蓝色,帽瓦上、下边缘有天蓝色牙线。三军将军的礼帽有金属丝帽带,帽徽周围绣金色松枝叶;校官礼帽有黑色帽带。均为金黄色帽钉,黑色帽檐。用料:将军为纯毛华达呢,校官为纯毛哔叽。
大元帅、元帅礼帽与陆军将官相同。
三军尉官礼服男军官也配大檐帽。但尉官礼服没有普遍装备,只配发了少数涉外人员
55式陆军将官礼服和常服大檐帽。
文工团员、体工队员礼帽:颜色按军种区分:陆军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海军帽顶夏季为白色、冬季为藏青色,帽墙藏青色,外围黑色纱带,帽瓦上、下边缘有白色牙线;空军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天蓝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陆、海、空军文工团员、体工队员礼帽均有黑色帽带,金黄色帽钉,黑色帽檐。
常服大檐帽(元帅,三军将、校、尉官夏帽):大元帅、元帅、陆军将、校、尉官大檐帽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海军夏季将、校、尉官大檐帽,帽顶为白色,帽墙为藏青色,外围黑色纱带,帽瓦上、下边有白色牙线;空军将、校、尉官大顶帽,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天蓝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大元帅、元帅、将军大檐帽为金属丝帽带,校、尉官为黑色帽带。帽檐均为黑色。用料:元帅、将军为纯毛哔叽,校官为榨蚕丝织物,尉官为棉斜纹布。
55式大檐帽帽徽为圆形,陆军主体为带金黄色边的红五星,中间有金黄色八一,外围为金黄色齿轮麦穗;海军在八一五星后面加压金黄色铁锚图案;空军在八一五星后面加压金黄色飞鹰两翼图案。帽徽底衬陆军海蓝色,海军黑色,空军天蓝色,缀于帽墙正中。
55式军服装备后不久,就酝酿作些调整。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修改服装制式的决议》,把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大檐帽作为节日、外交等场合佩带肩章时戴用,平时也改为解放帽。帽徽大小亦作相应的改变。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同时废止大檐帽、女无檐软帽、水兵大顶帽,全军干部战士统一戴解放帽。
65式军服装备后,经过几年的实践,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军内外对海军服装意见较大。普遍认为65式海军服过于单调,颜色和式样与国际通用的海军服装相差较远,不适应舰艇部队特点。
1972年3月18日,海军党委向军委叶剑英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报告请示批准海军改变服装,恢复1965年以前的上白下蓝、全蓝服装,战士恢复水兵服、水兵帽,干部恢复大檐帽。1974年5月1日,海军进行服装改革:恢复大檐帽、水兵服。同时全军女军人换发裙服、无檐帽。这次部分改动的军服被称作“74式军服”。
74式军服一经亮相,立刻得到军内外广泛好评。特别是海军,当时真是神气之极!
一位在湛江服役的老海军在他的博客里谈到了当年换装的情景:“换装那天,湛江市天晴气朗,万里无云,干部们脱下历时九年的灰军衣,穿上了上白下蓝的干部服,戴上军官大盖帽,个个神气之极。整个营区沸腾了。盛装的军人们对着玻璃窗自我欣赏着,认真细致地互为战友整理军容……
74式海军大檐帽样式与55式相同,不同的是配当时全军统一的全红五角星帽徽。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几年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我军体制单一、样式呆板、面料落后的服装势在必行。中央军委1984年1月批准服装改革方案,计划在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1985年5月1日,全军更换85式军服。
85式陆海空军干部(军以上)大檐帽。此为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式服装,在实际穿用时,帽饰带改为银灰色。
85式服装主要特点是取消红领章、红五角星帽徽,恢复以“八一”军徽为主体的圆形帽徽,全军干部、男战士戴大檐帽,女战士仍戴无檐帽。
大檐帽有黑色硬塑料帽檐。干部大檐帽为宽帽墙,帽瓦前部比55式大檐帽加高;帽墙外有人造丝织带,织带颜色按军种区分,陆军正红色、海军黑色、空军天蓝色;帽瓦上边有军种牙线,陆军正红色、海军白色、空军天蓝色;帽饰带均为银灰色人造丝编织带。陆、空军战士大檐帽为窄帽墙,帽风带为黑色人造革。
各军种干部、战士大檐帽帽用料和颜色,与各自的夏服上衣相同。陆、空军草绿色,海军藏蓝色,另加白色帽套。营以下干部、战士为三元混纺布,师、团职干部为毛涤混纺凡立丁,军以上干部为纯毛凡立丁。1986年起,团职以上干部增配马裤呢大檐帽,用料和颜色均与各自冬服上衣相同。师团职为毛涤混纺马裤呢,军以上为纯毛马裤呢。
大檐帽帽徽与55式相同,为圆形,中央镶嵌“八一”军徽,外围为金黄色麦穗和齿轮,帽徽底衬陆军海蓝色,海军黑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帽徽的缀钉部位与55式不同,缀于帽瓦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