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常州人事考试(常州为什么经济发展和苏州无锡差距明显,除了离上海较远还有别的原因吗)
2022-09-16 11:20新闻
简介 个人觉得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条件,地方水土好不好,靠不靠海,有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是不是邻近发达地区等等 二是民间经济的特色,...
个人觉得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条件,地方水土好不好,靠不靠海,有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是不是邻近发达地区等等
二是民间经济的特色,比如深圳的华强北就是做电子产业起家,政府没有规划完全自发形成的
三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推动,比如新加坡什么资源都没有,但靠着政府高瞻远瞩的经济政策逐步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有了这三把尺子我们来看苏州何以胜出
从地理环境来说,一个地方的经济和它所在的区域是有关联的,但这种关联度有多高还是取决于民间和官方的共同努力。拿苏州来讲,同属苏南地区的有无锡和常州,还有属于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地,他们和上海都近,为什么没有做大在近几年反而衰退了?苏州和环上海城市的地理环境类似,没有比别人多什么
从历史来看,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原来是属于常熟市的一块,在苏南地区是最穷的。在83年区划调整中,张家港从常熟分开。昆山那时也很穷,在苏州各个县级市中排倒数第二,张家港是倒数第一。
在那次区划大调整中,最占便宜的是无锡和常州。因为他们占了江苏乡镇工业最精华的部分,无锡的江阴,常州的溧阳都是不得了的。 整个80年代常州都是中国改革派的基地,你去查查,当时的常州市委书记可以直接升江苏省委书记,常州的电子工业钢铁都是全国知名的。无锡的民营企业多,当时富得流油。
而苏州虽然在83年变大了,但日子不好过,昆山和张家港是当时最穷的两个县,日子好过的是常熟和吴江,还有苏州外围的吴县,但也都比不上江阴。
从民间的角度来说,苏州和环上海其他地区差不多,大家都是民营经济发达乡镇工业好,可以说苏州在上述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
所以苏州能崛起还是要从当地政府的努力说起
首先, 苏州几任市委书记都不错。章新胜把工业园区搞起来,杨晓堂吸收了外资,陈德铭和王铭发展了苏州的大城市格局,尤其是王,他和后来去南京的杨,被许多圈内人士公认为苏州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搭档,王荣学者型,再后来的蒋宏坤书记很实干的一个人,奠定了大苏州的格局。现在的书记也不错。
总的来说,苏州在政府层面执行中央的政策非常原则有非常灵活,甚至有一种说法,苏州是改革开放以后执行利用中央政策最到位的两个城市之一,另一个就是深圳。苏州充分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机遇。
上海发展了,苏州主动对接的比较快,另外工业园区的崛起,当时上海不要,苏州抢了过来,还有张家港和昆山的神来之笔。当时张家港和昆山领导人是冒了风险发展经济的,思路比较超前。把苏州的短板变成了优势。常州在铁本事件后落后了,方方面面的原因,无锡是因为太折腾。
苏州这两年转型难原因很多,一是城市格局的制约,还有整个大气候的影响。另外要看到,过去苏州学上海,但现在老师也有点迷茫了。但未来还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