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长平之战简介(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
2022-09-20 01:48新闻
简介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实际上的就是赵国的兴衰史。战国七雄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以后就衰弱下去了。 著名的成语典故"将相和","渑池之会","纸上谈兵",这些都是出在这个时期。 齐,...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实际上的就是赵国的兴衰史。战国七雄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以后就衰弱下去了。
著名的成语典故"将相和","渑池之会","纸上谈兵",这些都是出在这个时期。
齐,秦争雄的时候,赵国在公元前302年开始学习北方的胡人骑马射箭的本领,改穿便于作战的胡人服装,进行军事改革,很快就强大起来,当齐国衰败之后就出现了赵,秦抗衡的局面。
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的是赵秦抗衡的事情。
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之会,宴会间秦昭王要求赵惠文王为他鼓瑟。然后由秦史官记载"某年某月由秦王命令赵王鼓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不畏强秦,愤然拿起一个瓦盆走到席前,硬是要求秦昭王敲击。秦昭王不肯敲击,蔺相如厉声说道:大王若不敲击,我就要在五步以内引劲血溅污大王的衣襟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敲击一下。赵史官也来记下"某年某月赵王命令秦王打击瓦盆”。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中学课本上读的"渑池之会"。
渑池就是今天河南的渑池县,现在那里仍保存着秦赵会盟台等古迹。渑池之会十年后,秦王发兵攻打赵国,被赵大将赵奢打得大败。又过了八年,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又率兵攻赵,赵国倾全国之力由老将廉颇率军与秦对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老将廉颇老谋深算,算准秦军劳师远征,急于求战。他就高垒屯兵,挫其锐气,来个拖字决,与秦军比消耗,相持整整三年!秦国消耗巨大,也想出个主意,造谣说"廉颇老了,不能打仗了,秦军最怕赵括,赵括要是来了,秦军就倒大霉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是振振有词,连他父亲也辩不过他。然而富有实战经验的赵奢深知儿子几斤几两,只会纸上谈兵,大不以为然。说:括不领兵打仗则已,如若领兵,使赵国败亡的就一定是他!
昏庸的赵孝成王竟为秦军的谣言所蛊惑!果然撤换了廉颇,把赵括派出来了。赵括到了长平,就反廉颇之道而行之,改防御为进攻(他真以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呢)。秦军当然求之不得,立即假装败退,赵军追赶直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乘势迂回包抄,切断了赵军的粮道与退路。赵军被围困46天,粮草断绝,以致后来人相食!再后来,赵括突围的时候被射死,全军投降。秦将白起竟然把40万战俘活埋!只放回240名年幼的俘虏。~人屠白起由此而得名。
从此,纸上谈兵也就成为讽刺那些不务实际,只会空谈的一个历史典故。赵国的实力自长平之战后就衰竭了,至此,东方六国再没有哪一个可以同强秦争雄斗胜了。
这段历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多有疏漏,敬请指正,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