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李秉衡是什么官(衡起名典故)
2022-09-22 12:52新闻
简介 “衡”在人名用字中一般亦同恒,表示永恒,恒心等。 “衡”本来字义:意为衡量、衡器、平衡。衡的初文是会意字,由表示牛角的“角”和大木头的“大”组成合起来表示牛角上的大...
“衡”在人名用字中一般亦同恒,表示永恒,恒心等。
“衡”本来字义:意为衡量、衡器、平衡。衡的初文是会意字,由表示牛角的“角”和大木头的“大”组成合起来表示牛角上的大木头。隶变之后写作衡。
衡在《说文解字》中是形声字,指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含有“衡”字的四字成语:
1、负衡据鼎: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2、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3、参前倚衡: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象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
4、衡石程书: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同“衡石量书”。
扩展资料
含有“衡”字的名人用字:
1、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1]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
2、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
3、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清朝大臣,今辽宁庄河鞍子山人。初捐资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