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篆书书法作品欣赏(小篆是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对吗?有什么依据)
2022-09-03 12:01新闻
简介 答:不对。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无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在文字学上讲,它们之间紧密相连。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小篆是大篆的简写,篆书产生和发...
答:不对。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无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在文字学上讲,它们之间紧密相连。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小篆是大篆的简写,篆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在文字发展的早期,也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那么人类对于文字的使用,以及对于文字的规范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商周时代,周朝推翻了商朝之后,建立起来了封建制度,诸侯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时文字水平的发展,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大国吞并小国,那么就出现了战国七雄这样的一个局面,当时各个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和他们自己的造字观念,所以各个国家的文字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形成了文字史上非常有名的七国文字。那么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这一时期,自然要把各个地方,不同地区文字,包括当时的度量衡等一些东西统一起来,便于管理和显示大一统国家的权威,所以当时的秦始皇颁布了书同文,车同轨,文字统一工作在全国地区开展。文字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为各个地方的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交流产生了非常重要,深远的影响,当时秦朝建立起来的规范文字是大篆,但是大篆书写起来非常的麻烦,而且不便于书写,于是又出现了以李斯为代表,对于大篆进行简化的秦小篆。小篆其实就是在不断的简化以及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真正从文字的符号性,以及文字与和图画文字的区别和分水岭来看,小篆可以算上算得上真正意义的符号文字,而不具有以前图画文字所具有的属性。 小篆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丞相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等。但是这种字体虽然被称为官方字体,但是在民间却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许慎《说文解字》中记录:“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篆写起来太复杂了,结体还非常工整,不容易识记、辨别和书写,所以这种书体,我们也只能在一些官方的刻石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民间其实已经开始书写更加简便的隶书了,加上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政策还没有完全实施下去,就灭亡了,所以这种书体自始至终没有被广泛应用过。这也是小篆比价尴尬的地方。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它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金文就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时称铜为金,所以称为金文。我们说中国的历史是唯一没有间断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文字载体的存在,文字没有间断。从甲骨文开始,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脉络清晰。
青铜文化是灿烂的中国古代艺术中最早最闪光的亮点,不仅对历史与考古方面的学术研究十分重要,它在铸制工艺、材质特征、文字形制等方面,也具有特殊趣味的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