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宁德时代股票(超五粮液压平安,深市新“一哥”——宁德时代是如何炼成的)
2022-09-11 04:19新闻
简介 科技万亿股时代的来临。 但除了民主党派负责人之外,万钢还有另外一层身份 start">这促成了万钢行程中的另一个目的地——距离致公党诞生地50公里的特斯拉总部。在那里,他见到了马斯...
科技万亿股时代的来临。
但除了民主党派负责人之外,万钢还有另外一层身份 start">这促成了万钢行程中的另一个目的地——距离致公党诞生地50公里的特斯拉总部。在那里,他见到了马斯克,还乘驾了特斯拉刚刚推出的电动跑车Roadster,一片宾主尽欢的气氛。
在燃油车时代,尽管经历了“榔头造红旗”的苦修,但五十年代的红旗,还是让陈毅不得不从挡风玻璃(2809, 7.00, 0.25%)里爬出车,七十年代的红旗车,依然带着齐奥塞斯库一头撞在路边的石灰堆上;尽管经历了“技术换市场”的洗礼,结果是外资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市场,中国却没有换回想要的技术。
这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窗口,也给了汽车工业重构产业链的机会。在2020年,世界车企市值前十的队伍里,出现了三张中国面孔,而作为新能源体系中最难一环,居于动力中枢地位的动力电池,则同样锻造出一家世界级别的大公司 start">2021年5月31日,宁德时代用5.98%的涨幅,告别了五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与终场哨同时到来的,是这家公司迈入万亿市值俱乐部的新起点。
在万钢访美归来的第二年,中国政府启动了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正式踏上了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之路。在当时,这个政策备受批评,成为了“政府资源错配”的标本。
用补贴催动市场,以市场造就产业规模,以产业规模的“大基数赛马”,筛出真正能打的产业链选手,成为技术进化的火种。其中固然会产生骗补、高负债、盲目扩张等行业乱象,但小瑕之间,却不掩产业与市场培育的本色。
在中国着手之前,日本的索尼、韩国的LG化学,早已在上世纪末便开始了锂电池的研究,在“锂电池之父”古德纳夫的成果基础上,索尼推出了世界第一款锂离子电池,LG则从消费电子电池切入,扩展到混动、纯电电池。
2011年,43岁的曾毓群正是这类创业者中的一员,不过,和那些靠改装整车骗补、曲线套利的投机者不同。他本就是锂电池领域中人。
2011年,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乍起,对于熟稔于产业的曾毓群而言,这显然构成了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他与ATL研发副总黄世霖决定共同创业,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单独剥离,回到老家福建宁德,成立了宁德时代。
2012年,宁德时代开始为宝马首款纯电动车“之诺1E”生产动力电池。但成为其核心供应商,背后的过程却并不容易——宝马的生产标准文件多达800多页,宁德的技术团队需要逐页解读,以满足其对于供应商的全部技术要求。同时,宝马还抽调了多名专家,驻场宁德,亲自指导。
2013年,宁德时代开始受托于宇通客车,为其开发配套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而与吉利敲定的15亿元合作项目,则更是为其提供了早期阶段必需的合同保障。
在动力电池的历史上,有着两条泾渭分明的产品技术路线。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两条路线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磷酸铁锂的价格低、安全性好,但储能、重量和能量密度均有不足;而三元材料的稳定性较低,却有更好的能量密度,因此续航能力更佳。
磷酸铁锂在安全上的保障,使得其一度成为政府主要的技术导向,在大客车上的应用,也用空间化解了电池体积与续航的问题,使得一批电池公司都沿着产业政策,将磷酸铁锂作为主流。从2014到2016年,磷酸铁锂的出货量从1.2万吨飙升到5.6万吨。
这个对产业的认识,决定了宁德时代的布局,在2014年,公司开始进行三元电池的研发。在这背后,宁德积累下来的既有对三元电池化学体系的理解,也有车规级的安全工程技术。这些积累最终开花结果,成为了宁德三元电池在乘用车市场上的产品应用。
对于早早布局三元的宁德而言,这显然使其得以享受前瞻之利。以补贴优势,叠加自身的技术储备,再加上国内制造成本的优势,宁德自2017年开始,连续四年拿下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冠军,它因此反超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同时宁德也是磷酸铁锂连续四年全球出货冠军,凭实力说服了特斯拉在标准续航版全线使用磷酸铁锂产品。而这距离其成立,仅仅六年之久。
02 起势
补贴刺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长,但考虑到其尚未成熟的状态,显然在刺激之外,还需要政策呵护。
因此我们也看到,2015年工信部下发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规定外资品牌要进入目录,既要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还要在中国合资建厂,并且不得持股超过50%。而没有采用目录内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不能获得政府补贴。
政策的呵护,给予了民族工业以最佳的成长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以躺在政策福利上无所作为。一旦出现如光伏行业内的大面积政策退潮、以及“领跑者计划”这样的产业纠偏,企业端如果不能开发出行业内绝对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不能用先进的技术供给市场,不能把规模化与整个上游产业链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后果便可想而知。
倘若不思进取,补贴就如同鸦片,但幸运的是,产业内仍然有奋斗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在研发投入上的终结。在2020年9月,宁德时代全盘接下了先导智能25亿元的定增,从而持有其7.3%的股份,对于这种投资的意图,几乎得到了所有新能源分析师的认同——这是通过对锂电设备龙头的产业链投资,构筑研发的外化。
不过,作为龙头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不仅要赢在研发,显然也要赢在全链条。但实现全链条的赢,说来容易,真正的实践,则需要在整条产业链做出算无遗策的布局。
在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里,钴的功能在于稳定材料层状结构、提高材料循环和倍率性能,是三元电池中不可或缺的贵金属。但元素周期表上排名27的钴,具有供给少,需求多的特点。而即便是高价采购,钴的产量也并不能总能保持稳定,随时会产生产能与价格的巨大波动。
也正因为如此,宁德时代对于上游材料端的把控,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通过持有股权、合资建厂、签订长单的方式,绑定材料生产商。同时以“鸡蛋(4705, -131.00, -2.71%)分篮”的策略,对供应链采用多样化选择,这无疑分散了供应风险,也解决了议价权偏重于卖方的窘迫。
而在产业下游,公司则更是深谙工业出口的分散要则——绑定大客户,但绝不将自己局限在固定的大客户身上。合资建厂、长单捆绑的方式同样被应用在客户管理中,这不仅得以让公司规避波动风险,也成为了获取客户需求与磨练产品的来源。
而这种行业影响力与财务数据的表现,叠加新能源汽车这一火热概念,在二级市场上扩散发酵后,形成了持续性的上涨。自2018年上市以来,公司的股价由30元一带,一路上涨到2021年5月31日的434.1元,也造就了万亿市值俱乐部中,唯一一家具有科技元素的公司。
宁德时代的市值能否过万亿?在2021年里,几乎无人质疑。但当公司市值真正突破万亿之时,这是否代表了终点,对于宁德时代而言,这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
在曾毓群做出这个论断的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只有100GWh的量级。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将会面临一场十倍级别的产能跃升。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的产业规划者,在多条清洁能源战线上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布局,如果把这个布局,与特高压、新能源汽车联系起来,那么,一条产业路径便隐约可见——以“光伏+特高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闭环,搭建电力生产、输送、储能的能源布局,打造中国的“碳中和大三角”。
在各种储能方式中,锂电池显然是最优的选择,储能成本则是这种方式是否经济实用的关键。换言之,造出更多、更便宜的锂电池,意味着中国能源大三角的最后一环,会被严丝合缝地扣上。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家持续冲击产能天花板的宁德时代。在2020年2月,宁德时代斥资100亿元,规划产能45GWh的宁德锂电新能源车里湾基地开工;四川宜宾基地六期90GWh,一期已经竣工并进驻设备;广东肇庆基地(一期)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也已经破土动工;福鼎基地一期占地超过2000亩。7月,公司宣布定增197亿元,将其全部投入总计52GWh的产能建设。
自2011年宁德时代创立,这家公司行进到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对于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它留下的是产能、技术、行业第一的地位;对于资本市场,它留下了投资者的丰厚回报、第一家万亿科技股的光环,以及让投资者坚守价值,拥抱科技企业的信心。耐心的价值投资者,或许会看到迈瑞医疗、恒瑞医药、比亚迪等一批科技要素企业进入这个俱乐部。
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的制造业奉献了一个蓝本,一个依靠中国人的手,可以造就世界级公司的蓝本。对于中国的能源大三角而言,这则更是一场政府主导,民间赛马的合力胜出,这是属于改革开放的胜利,也是外国学不会的特色经济学。
Tags:平安 / 股票 / 时代 / 宁德 / 液压 / 一哥 / 五粮 / 深市 /
下一篇:日照港股票(日照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