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古人的婚礼仪式一般选在(古代的婚礼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仪式)
2022-09-18 20:47新闻
简介 现如今,结婚的婚礼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最近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概念的复兴,很多婚庆公司打着传统的幌子,推出各种所谓的“中式婚礼”服务项目。但这些项目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
现如今,结婚的婚礼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最近这些年随着传统文化概念的复兴,很多婚庆公司打着传统的幌子,推出各种所谓的“中式婚礼”服务项目。但这些项目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并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证。真正的传统中式婚礼到底什么样?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一、婚姻释义及其功能
婚礼,古代文献中又写作“昏礼”,二者有何区别?什么是婚姻?婚姻有什么作用?古人对此已经有明确的论述。
先秦古籍之所以写作“昏礼”,主要是因为其时婚礼是从傍晚(黄昏时)开始的。《白虎通·嫁娶》曰:“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礼记·经解》郑玄注曰:“婿曰婚,妻曰姻。”孔颖达等《疏》曰:“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婚,妻曰姻。”
《礼记》
《礼记·婚义》记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婚姻既是两个家庭、家族联姻合好,也是繁衍、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被视为礼仪的根本。
据《仪礼·士昏礼》的记载,周代时,士阶层的贵族成婚时,需要履行以下六项礼仪仪式,故被后人称为“婚姻六礼”。
二、“婚姻六礼”
(一)纳采
纳采,即“纳采择之礼”,指男方派使者以雁为礼物,送到女方家,作为提亲的礼物。
文定纳彩
汉代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婚,也有女方向男方提亲的事例。成语“举案齐眉”即源出于东汉梁鸿与孟光夫妻的故事。
《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受业太学,虽家贫,尚节介,博览群书,富豪之家慕其高节,多欲嫁女予之,鸿并谢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曰孟光,状肥,丑,黑,力举石臼,择偶多年,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孟光答曰:“欲嫁梁伯鸾(梁鸿字)。”鸿闻而娉之。
举案齐眉
(二)问名
纳采礼毕,男方使者再以一只雁为礼物,到女方家询问待嫁女子的名字、生辰八字及其他相关信息。女方将相关信息一一写在帖子上,交给使者,带回男方家中,作为男方通过占卜确定婚配与否的依据。
(三)纳吉
使者结束问名礼,返回男方家中后,将有关信息向主人禀告。男方家长即在祖庙中祭祀祖先,以龟甲占卜。若得吉兆,就派使者携雁至女方家告知,称为纳吉。婚礼之事,由此正式确定。若得凶兆,则无须行纳吉之礼。
(四)纳徵
又称纳币、纳成、纳财,后世俗谓之“彩礼”。男方派人向女方送聘礼,婚姻因此就具有不可悔改的约束力。之所以命名为纳徵,就是取“徵,成也”之意。币,本意为彩色丝线,后世俗谓“彩礼”,即源于此。
(五)请期
男方使者向女方尊长请求确定昏礼的佳期。女方尊长则将决定权交与男方,由男方通过占卜,确定举行昏礼的佳期。
(六)亲迎
昏礼举行日的傍晚(初昏),婿穿着爵弁,纁裳,缁袘(yí衣袖)。随从的人都穿着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婿父嘱咐儿子一些话语后,婿即坐车带人前往女家迎亲。新妇穿着纯衣纁衻(rán衣边 ),立于房中等待。婿到妇家后,与新妇尊长行礼,新妇父母嘱咐女儿若干话语后,新妇即乘坐婿家车辆,与婿一起返回婿家,举行婚礼。
以上六项仪式,就是古籍记载的所谓“婚姻六礼”,也就是古代婚姻得以成立的六项核心仪节。除上述仪节外,《仪礼·士昏礼》记载的婚姻主要礼仪还有:
(七)对席
指新婚夫妇在预先铺设好的席上相对而坐。席前摆列有酱、肉羹、鱼俎、豚俎、肝、肺、酒等。
(八)同牢合卺(jǐn)
“牢”指俎,或指俎里盛放的食物。
“同牢”指新婚夫妇共同食用同一“牢”里的食物。鱼俎、豚俎、腊(风干的全兔)俎仅有一份,放在新婚夫妇之间,供新郎、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卺,本是瓠(hù瓜),一剖为二,用为酒器。
合卺酒
合卺,指夫妇交杯而饮,象征夫妇由此结合。
(九)餕(jùn)余设袵(rèn)
新婚夫妇饮食毕,将吃剩下的饭食赐予新妇带来的媵,及男方家中的御(媵、御身份、地位大致类似于后世的妾)食用。饮食结束,媵、御等人为新婚夫妇铺设好床褥,夫妇就寝,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合床礼”、“圆房”,男女双方正式成为夫妻。
(十)新妇拜见舅、姑
若丈夫的父母俱健在,新婚的第二天,新妇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拜见舅、姑(即公、婆)。向舅、姑馈赠枣栗、干肉,并向舅、姑敬酒、劝食。礼毕,舅、姑要向新妇敬酒、劝食。若为嫡长子妇,还要举行若干仪节,以示将家事传给她。
在古代文献典籍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女子在结婚后,称呼丈夫的父、母(自己称公、婆)为“舅”、“姑”的记载。
按照自夏商周以来确立,并基本沿用到我们今天的亲属称谓习惯,舅舅是对自己母亲的兄弟们的称谓,姑姑是对自己的父亲的姐妹们的称谓,无论是在遵循“同姓不婚”戒律的周代,还是在严禁近亲婚配的今天,一女子与自己丈夫的父亲和母亲,无论如何是不会存在上述亲缘称谓的。这一奇特的称谓是如何形成的?原因何在?
古代学者对此,并无明确地阐释,因而往往使人茫然,直到现代,我们才知道,这一文化传统现象,和古代表示辈分关系的昭穆制度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昭穆制度,古代学者仅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故著名先秦史学者李衡眉先生《昭穆制度研究》成果问世,数千年的疑惑,始涣然冰释。
古代中国礼仪体系中,表示辈分关系的昭穆制度使用非常广泛,在宗庙、陵墓等领域,都比较严格的遵循昭穆制度:
西周王室昭穆
昭穆制度起源何时?古代学者并无准确的回答。李衡眉先生认为,昭穆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主要源于其时盛行的族外婚且男子从妻居的婚姻模式。这与父系氏族社会确立后,逐渐改用从夫居婚姻模式,有显著的区别。
长期通婚的两个氏族,若干代后,女子会发现,她丈夫的父亲、母亲,极有可能是她母亲的兄弟(或她父亲的姐妹),那么,对母亲兄弟“舅舅”的称谓,或对父亲姐妹“姑姑”的称谓,就会移用到对丈夫的父、母的称谓上来。
后来,随着父权制的兴起,从夫居成为婚姻的主流模式。“舅”、“姑”产生的历史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传统因素的遗留与传承却是非常强大,这一称谓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
(十一)庙见
婚后三个月,新娘须择日随新郎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以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从此,才算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具有参加祭祀和被祭祀的资格。先秦时起,“庙见”为成妇之礼。如新妇未经庙见即死亡,则由男家盛殓,归葬女方祖茔,作“未成妇”看待。后世以三月时间太长,《朱子家礼》改为三日庙见。后世民间婚礼则将拜公婆与庙见祖先之礼一并于亲迎之次日举行。
三、现代婚礼:传统的沿承与欧化的影响
上述“婚姻六礼”,虽然是先秦时期士阶层贵族举行婚礼的主要核心仪节,但自秦汉以后,逐渐为历代贵族富豪阶层所沿袭。当然,历代婚礼中,对先秦古礼也多有变革之处。如贺新婚、“闹洞房”等礼俗,即自汉代始创立。先秦婚礼中,实行的是“不贺不乐(yuè)”的礼俗。历代对先秦古礼,既有传承,也有变革与创新。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欧式婚礼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式文化因素,以及创作更多具有个性化的婚礼仪式,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婚庆策划的“中式婚礼”
很多古代礼仪,如“婚姻六礼”,若干名称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消失,但其实质依然存在。如“纳徵”,实质上就是现代社会让很多男青年“谈礼色变”的“彩礼”。
关于真正的传统中式婚礼,大概就包括这些流程了。各位新人准新人们,以后可不要再被婚庆忽悠了哦~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疏、(清)阮元校刻:《礼记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战国)佚名编撰、(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阮元校刻:《仪礼注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 (东汉)班固撰:《后汉书》卷83《梁鸿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6.陈鹏:《中国婚姻制度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